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宫斗不如当太后 > 宫斗不如当太后 第97节

宫斗不如当太后 第97节 (第2/2页)

奶娘是外面找来的人,不同在高门大院里伺候惯了的丫鬟,她脱口就出:“世子没儿子,但王爷年富力强,正值盛年。既然世子院里不跟心,那王妃和王爷多生几个不就成了。”

丫鬟婆子们齐齐噤声,唐师师垂眸看赵子诰,不置可否。奶娘慢慢意识到她好像说错话了,顿时渗出一头冷汗。

唐师师给赵子诰擦了擦嘴,轻轻说:“罢了,世子妃不在,这些事总得我多操心些。周侧妃刚没了孩子,心情悲痛,再加上流产伤身大,总要好生将养一段时间。一会挑两个清秀端正、性情温顺的丫头,送去伺候世子吧。”

如今王府大小事情,不过是唐师师一句话。再说嫡母给儿子赐人天经地义,婆子领命,福身道:“是。王妃想的真周全。”

唐师师叹气:“如今世子后院乌烟瘴气,我不上心,还有谁上心呢?喜鹊,你去叫太医过来,给周美人诊一诊脉,再好生开几个调养身体的方子。周侧妃不信我送去的补药,那太医开的,她总该信了吧?”

奶娘听着简直感动不已:“王妃您太善心了。我们街坊里的婆婆,哪个恨不得把儿媳当牛马使,您倒好,庶儿媳顶撞了您,您依然尽心尽力给她找太医。哪家姑娘能在您手下当媳妇,真是积了三辈子的德。”

唐师师抿唇微笑,一边谦虚,一边满意地听别人夸她更多。唐师师演的过瘾了,对喜鹊示意:“你把我的名牌拿上,去太医院请太医来吧。许太医擅长妇科,如果许太医没有出去问诊,就尽量请许太医过来。”

“是。”

唐师师交代完后,剩下的事就不关心了。属于她的戏份已经演完,至于太医能不能请来,请来后怎么说,都和唐师师没关系了。

唐师师靠在软枕上,懒洋洋晒着太阳,悠然看玉雪可爱的儿子在身边爬来爬去。周围还有丫鬟殷勤地给她送吃送喝,生怕把她累着。午后安逸,颇有些岁月静好的味道,唐师师晒了没一会,涌上一股困意。

她撑着额角,懒懒散散地打了个哈欠。她正想着要不要去睡一觉,外面有人开门,唐师师回头,见喜鹊回来了。

唐师师惊讶,问:“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?太医呢?”

喜鹊虽然是丫鬟,可是出门时有小厮接送,如果车不方便,也会有小轿代步。她去请太医,一来一回,至少要花费许多时间。

喜鹊福身,回道:“太医院忙,今日不出外诊。”

不出外诊?唐师师本能觉得不对,问:“怎么了?”

喜鹊四处看了看,悄悄说道:“听说是皇上今日去后湖游玩,不慎落到湖水里了。救起来后皇上就发烧了,现在,太医都在乾清宫,守着皇上呢。”

竟然是皇帝落水了。唐师师颇有些无语,皇帝荒唐爱玩,异想天开,那次上元灯节似乎把皇帝玩野了,动不动往外跑。今儿倒好,出去划船,还把自己掉到水里。

既然皇帝发烧,他们总不能和皇帝抢人,唐师师说:“既然皇上有恙,我等自然不该再去太医院添麻烦。黄鹂,你将我的那串佛珠拿出来,我没法进宫,就在王府里给皇上静心祈福。”

“是。”

今日下午,唐师师就在拈佛珠中度过。唐师师知道王府中的动静不会传到外面去,但是瓜田李下,小皇帝生病,她还是装个样子为好。

唐师师凑活地装样子,对于寻常人家来说,发烧不是小事,稍有不慎就要出人命。但是皇帝不在寻常人之列,他身边集结着全国最好的医药资源,落水而已,想来没几天就痊愈了。

姚太后,太医院,包括众多臣子,都是这样想的。但是谁都没想到,皇帝这一病,迟迟不见好转,反而急转直下。

姚太后愤怒地将佛珠扔到地上,串线断裂,浸染着檀香的梵珠在金砖上来回弹跳。

内外伺候的人一齐低头,偌大的乾清宫落针可闻。姚太后扔了佛珠还不解气,她站起来,愤怒地指着太医们骂:“庸医,你们这群庸医!谆儿只是落了水,没过多久就被救起来了,怎么可能邪寒入体,回天乏术?他才十四,年纪轻轻,怎么可能撑不过半个月?”

太医们深深俯身,长拜道:“微臣无能。”

姚太后却像落入什么魔怔中一样,在地上走来走去,不断喃喃:“哀家知道了,一定是你们给他下毒,想害死哀家的孙儿。说,是不是赵承钧指示你们这样做的?他给了你们多少好处?”

太医垂着眼睛,没人说话。杨首辅垂袖站在一边,眼观鼻鼻观心,全当没听到姚太后的危险言论。他见姚太后冷静的差不多了,才上前,拱手道:“太后,老臣自然盼着陛下身体健康,康复如初。但是,皇上现在的状况看着不太好,为了避免生乱,太后娘娘还是着手准备后事吧。”

第124章 惊变

杨首辅这句话说完后, 乾清宫鸦雀无声。姚太后哑着嗓子,反问:“你让哀家,准备什么?”

杨首辅耷拉着眼睛, 一动不动盯着金砖上的缝。乾清宫的砖并不是金子铸的, 而是御窑用特殊的黏土烧制,打十块,只留一块,这样耗费下来,一块砖的造价不低于同等大小的黄金, 说是“金砖”名副其实。听说这样的金砖十分坚硬, 就算下面人挖地道,用最锋利的匕首撬, 也撬不动任何一条砖缝。

帝王家的人如此害怕外人进宫杀他们, 却忘了,动杀手的,往往都是自己人。就算铺了再厚的金砖, 又有什么用呢。

皇帝落水确实很巧合, 但是出去玩是皇帝自己说的, 落水时身边带着的是自己人, 回来后, 皇帝在太医院和内阁眼皮子底下越病越重, 期间假手汤药饮食的, 也全是姚太后安排的人。无论怎么看,这都是一场不慎落水,感染风寒, 最后病情恶化, 危及性命的悲剧。这样的悲剧每天每地都在发生, 唯一不寻常的,就是此刻皇帝的叔叔靖王在京城。

巧合吗?是很巧合。但是有什么证据呢?姚太后非常怀疑皇帝是中了毒,为此她换了一波又一波太医,甚至偷偷带民间的郎中进来看过。然而无一例外,所有人都说皇帝风寒犯肺,不幸拉出陈年旧疾,能不能熬过全靠天意。

风寒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平时好好的一个人,得了风寒没几天就死了这等事,实在太常见了。姚太后只是没想到这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。

她已经给自己的儿子准备过后事了,现在,又要轮到孙子了吗?

白发人送黑发人,足足两次啊。

姚太后深深地扶住额头,她这些年来保养得宜,无论什么时候都优雅从容,不慌不忙,现在,姚太后的精神仿佛一下子垮了,脸上露出深刻的皱纹。杨首辅这时候才发现,原来,姚太后已经这么老了。

杨首辅人老成精,知道他该告退了。杨首辅轻轻退了两步,脚步顿住,官袍下摆的仙鹤轻悠悠晃了两下。杨首辅知道说这些话很不讨好,但是,窗户纸总是要有人捅破的,他若不说,就没有人能说了。

杨首辅垂着眼睑,轻声道:“太后娘娘,节哀。国不可一日无君,您也该考虑以后的事情了。”

皇帝死了不要紧,谁接下来继承皇位,才是最要紧的事情。

皇帝年轻贪玩,没有留下子嗣,先帝孝宗也没有其他儿子。按照礼法,遇到这种情况,就该从世宗的那一代找。

世宗众多儿子中,长子孝宗、次子襄王、三子滕王皆已亡故,按照继承顺序,接下来该轮到靖王了。

正好,靖王如今就在金陵。

杨首辅点到即止,说完后也不管姚太后听到没听到,轻声告退。

唐师师本来觉得自己的日子就是安逸养胎,逗弄儿子,时不时拿佛珠装一装担忧圣躬。不知道从哪一天起,她的生活突然变了。

京城里的气氛莫名紧张起来,赵承钧越来越忙,王府里的人走路越来越快,她和孩子的院子外甚至开始增添守卫。唐师师这几天没有出府,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,可是她感觉到,好像有大事要发生了。

这时候唐师师心惊胆战地想起来,这些天,好像一直没听到皇帝痊愈的消息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