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读小说网www.93du.org

字:
关灯 护眼
九三读小说网 > 皎娘 > 皎娘 第31节

皎娘 第31节 (第2/2页)

把早膳摆在炕桌上, 伺候着皎娘用膳,皎娘身子弱脾胃虚,饮食上便需格外仔细,一日三顿都有精心配置的药粥, 慢慢调理身子, 药粥是韩妈妈亲自熬的,搭配几个清爽小菜, 看似寻常, 实则每一样都需一再斟酌。

皎娘吃的不多, 一盅药粥不过用了半盅,夹了几筷子小菜便饱了,韩妈妈也不劝,只她撂了筷子便让丫头撤下去,漱口上茶。

皎娘啜了口茶方状似无意的问了句:“近日燕州城可是有什么新鲜事儿?”

韩妈妈也不瞒她,笑道:“要说新鲜事倒真有一桩,就是北国的使团奉了他们那位老皇上的旨意出使咱们南楚,头一站便是燕州城,如今上至官府下至百姓都忙活这档子事呢,官府自不必说,干系两国邦交,万不能轻忽,何况这次北国派出的使团格外不同,更不能出一丝差错,至于老百姓,就是等着瞧热闹罢了。”

燕州地处北疆,是距北国最近的一个州府,亦是南北交回之地,正因地势之利,南北客商多聚于此,也使的燕州繁华热闹起来,成了地处北地的一方阜盛之州,只是前些年山匪强盗横行,闹得人心惶惶,自打新知府上任之后,发雷霆手段清剿山匪盗贼,倒安生了许多。

北国使团若出使南楚,燕州的确是必经之地,只不过即便如此,也不至于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的吧。

大约知道她想的什么,韩妈妈又道:“要说这北国出使咱们南楚是不算啥新鲜事,毕竟两国邦交,只不打仗便得常来往着,就跟邻居似的,不能生分了,若寻常使团出使,不过州府衙门沿路迎候招待,跟老百姓没多大干系,也不会特意关注,这回却不一样。”

皎娘颇有些不解:“不都是使团吗,有什么不一样的。”

韩妈妈:“使团是一样,可使团的正使不同以往,以往虽也身份不低,却不过是臣子出任正使,从未有过皇子当正使的先例。”

皎娘愣了愣:‘皇子?”

韩妈妈点点头:“这回北国使团的正使是北国的十六皇子,老皇帝新封的那位贤王殿下,据传这位十六皇子文采风流,俊朗多情,素有月中玉璧的美称,是个颇精彩的人物,听闻这回出使还带了一位侧妃随行呢。”

听到这儿皎娘才算明白过来,为何这次北国一个使团闹得如此街知巷闻,老百姓对于国事或许没兴趣,但若这国事里掺上才子佳人的戏码,便不一样了,这可比戏文精彩的多,戏文演的再好也是假的,哪比得上真人上演来的刺激,自然引起了众多关注。

皎娘忽想起,刚外头的婆子禀告说是让梁惊鸿去府衙,还说有急事商议,既说府衙自然是知府大人传唤,知府大人有什么事非急巴巴的叫梁惊鸿去商议不可,要知道燕州知府可是正儿八经的正四品朝廷命官,而当前对于知府大人来说,最要紧的事便是北国使团了吧,这时候叫梁惊鸿过去难道是为此事?

想到此,终是忍不住问了句:“他去府衙做甚?”

果然韩妈妈道:“想是为了迎接使团之事,咱们这位知府大人头回迎接使团,想是怕出纰漏,才来请了六爷过去。”

皎娘怔愣了一瞬道:“他,有经验?”

韩妈妈目光一闪笑道:“经验也说不上,到底见识多些。”

皎娘心中暗惊,韩妈妈这只言片语透出的信息却大不寻常,这可是他国使团,是两国邦交,正儿八经的国家大事,寻常人哪有机会见识这些,至多使团来的时候,远远的瞧着个热闹罢了,而知府大人急巴巴的叫了梁惊鸿过去,自然不是商议怎么瞧热闹,难道是为了迎接使团?堂堂四品朝廷命官,却要寻梁惊鸿商量此等大事,那这梁惊鸿这个,自己一直以为的花花太岁,又是何种身份?到此皎娘却不敢再往下想了。

看向韩妈妈脸色微有些白:“我有些乏了。”

韩妈妈心知昨儿晚上六爷留宿,虽没折腾,到底不会太老实,必是没睡踏实,便吩咐丫头去铺了床褥,服侍着皎娘躺下,才放下帐子退了出去。

皎娘虽闭着眼,脑子里却忍不住想起梁惊鸿来,从头一次见他,到后来自己进了别院,一次又一次的情景,如走马灯般在脑子里闪过,越是不愿意想,越是往外钻,而越想心里便越发的慌乱不安。

虽不是自己主动招惹的他,到底如今两人已纠缠在了一处,若他只是个寻常的富家子弟,或许还有个盼头,若不然,怕是连这点儿盼头都是奢望了,他到底是什么人?

皎娘不知梁惊鸿是什么人,潘明成却清楚的很,自己之所以舔着脸跑来别院,说到底也是想跟着梁惊鸿长长见识,自然不是逛园子听戏这样的玩乐,而是正经大事。

自梁惊鸿在明楼上一眼瞧上了皎娘开始,潘明成便觉自己运气有些背,说起来梁惊鸿跟自己虽有同窗之谊,可也没到至交好友的份上,所以潘明成料定他跑来潘府,绝对是一时兴起,估摸是在外游历日久,有些无聊,恰巧经过燕州,便顺便借着访友来散散心。

谁知这一时兴起,却引出了诸多麻烦,好死不死的就瞧上了皎娘,还非要弄到手不可,害的自己这个同窗也成了帮凶,做下了如此亏心败德之事,这些日子夜里都睡不踏实。

不过今儿却觉得,或许自己该换个角度想,说不准是自己的好运也未可知,若不是瞧中皎娘,梁惊鸿自然也不会留在燕州城了,若没有梁惊鸿,北国使团便来了燕州城,自己也靠不上前儿,更别提长见识了。

虽这么想有些不厚道,可之于自己,这样的机会属实难得。

第95章 极俊的财神爷

潘明成心里明白, 这回随梁惊鸿接待北国使团,一是长了见识,对自己往后的前程大有好处, 二一个也是更要紧的, 因梁惊鸿,使潘府跟燕州府这位新任的知府大人,搭上了线 , 而这位新任知府娶的正是梁惊鸿的表姐,也就是那位叶氏夫人,如此一来,只要潘府跟这位知府大人有来往, 便等于搭上了梁府,于潘家日后也极为有利。

潘府虽是望族也就是在这燕州府,若出了燕州地界, 谁还认什么潘家, 更别提京城了, 那可是天子脚下, 王公贵族朝廷重臣数都数不过来, 潘家就更不消提了,当初自己能去京里进学,却是动用了潘家几乎所有的门路,方能成行, 也才有机会跟梁惊鸿成为同窗, 其中艰难,外人却无从知晓。

潘明成心知, 家里对自己寄予了厚望, 把整个潘氏一族的荣辱沉浮都压在了自己身上, 而自己作为潘家的子孙,亦责无旁贷。

自小祖父便教导自己,家族兴旺子方能安身立命,凡事都要以家族为先,至于自己的个性喜好并不重要,即便明白这个道理,可一想起皎娘,仍是不忍。

纠结着已出了别院大门,忍不住道:“这两日别院里开着园子,人来的多,万一有那不长眼的瞎闯乱撞,岂非不妥。”

梁惊鸿眉头一挑道:“明成莫不是担心有人闯到后宅去,惊吓了皎娘。”

潘明成听他语气似是有些不爽,怕他多想忙道:“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,玉先生终究教导过明成,与明成有师生之份,玉先生又甚疼爱这个女儿,若我不知道还罢了,既知道总要略尽些心。”

梁惊鸿道:“如此,我替她多谢明成这份心意了,时候不早,知府大人那边儿还等着呢,走了。”说着,见小厮牵了自己的马来,翻身上马,侧头对潘明成道:“在京里的时候,便听人说明成兄骑术精湛,难得今日这个机会,不若你我比试一番,若我输了,只我府中的物件儿随你挑,若你输了吗……”说着顿了顿:“你书房里的那副竹石图可就归我了,如何?敢不敢跟我比试一场?”

跟着他们一起回燕州城的那几个纨绔子,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儿,本来跟着潘明成来这别院,便想好好的乐上几日,谁想才一天,还没痛快呢,就散了,实在扫兴,偏偏是知府大人遣人来请梁惊鸿,自然不敢拦着,一个个从出了别院大门就没精打采的。

如今 一听比试,顿时来了精神儿,都知道梁惊鸿出身显贵,文武全才,文的自是不必说,这些日子在一处里饮宴诗会,已领教过,唯有这武却不知端底,实有些遗憾,不想今儿忽然有机会了,虽说不是比试刀剑拳脚,可骑术也是武的一部分,而且是极要紧的部分,真要上阵杀敌,骑射可是头一位的本事,毕竟他们这样的出身,便真有机会打仗,也不可能是跟敌人近身肉搏的小兵,故此,骑射功夫便尤为要紧了。

而梁惊鸿又是个中翘楚,有机会见识哪肯放过,纷纷叫嚷着起哄,让潘明成别怂,要是不比就认输,可丢大人了。

潘明成给这些混账王八蛋气笑了,心道梁惊鸿这才来了几个月,这些人就都服了,这还没比试呢,就料定了自己必输无疑,就这么看扁了自己不成。

不过想想梁惊鸿的本事,潘明成还真是一点儿气性都提不起来,明摆着这位爷是故意的,也不知什么时候惦记上自己书房那副竹石图了,大约知道是自己的心头好,不好直接要,便想出了赛马的由头。

梁惊鸿可是有名的文武全才,其中这骑射功夫更是出挑,自己刚进京的时候便听过,从梁惊鸿十岁起,骑射比试上便从未输过,可算是声名远播,自己的骑术若跟旁边这些草包比还算勉强过的去,跟梁惊鸿比,绝对是自不量力。

不过,梁惊鸿话既说出口,后面这些人又起哄架秧子,自己直接认输,的确说不过去,更何况骑术上输给梁惊鸿也不算什么丢脸的事,要是连上场都不敢,那可真是丢大人了。

想到此,咬了咬牙,亦然翻身上马 ,手里的马鞭一挥指向前面道:“便以城门外那颗大槐树为记,先到者赢。”话未落下,一抖缰绳,便先跑了。

后面几个人愣了一下,继而哄堂大笑,都看穿了潘明成的心思,这是怕输的太惨,耍了个心机,不等梁惊鸿发话,先跑了。

梁惊鸿却不着急追赶,而是先交代了李顺儿几句,眼瞅着潘明成一人一骑都瞧不见了,方才拍了拍马脖子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